地理考察(地理考察著作)

2022-09-05 00:00
主页 > 资讯 > 广告片文章

怎样进行地理野外考察

1、确定侧重点:地质考察、土壤考察、植物考察、水文考察、气候考察等等…

2、准备相关材料,例如地质考察需要准备地质锤,地质袋、地质罗盘、记录本,相机等。

3、进行实地考察、分析总结…写出考察报告。书写的顺序:1.考察的目的。2,,考察的地点。3,考察的路线。4,考察队伍及领导成员。5,携带的物品。6,安全措施与注意事项。7,提示撰写考察结果报告。

地理考察

最早出现自然地理考察著作的是

最早出现自然地理考察著作的是《尚书·禹贡》。

《尚书·禹贡》是战国时魏国的人士托名大禹的著作,因而就以《禹贡》名篇。这是撰著这篇《禹贡》的人士设想在当时诸侯称雄的局面统一之后所提出的治理国家的方案。这是一个宏伟周密的方案,不与寻常相等,故托名大禹,企望能够得到实际的施行。

这篇《禹贡》以地理为径,分当时天下为九州,这是撰著者理想中的政治区划。此外兼载山脉、河流、土壤、田地、物产、道路,以及各地的部落,无不详加论列。

《尚书·禹贡》主要内容

《尚书》(又称《书》)传 为孔子选编,《禹贡》传为禹所作,实际作者不详,约成书于战国中期(约公元前390〜前305年),后补入《尚书》中。

它叙述禹平治水土的事迹,按“九州”分述其 土质、贡赋、特产、泽薮、水道等。对黄河、长江两大流 域的山脉及江河源流记叙较详;其他流域的记载较粗 略。

因《尚书》为六经之一,故《禹贡》极受尊崇,成为研究地理及水利的经典著作。后人注释考证者众多,最有名的为清代胡渭的《禹贡锥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尚书·禹贡被李约瑟称之为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自然地理考察著作的是:《尚书 · 禹贡》。

《尚书 · 禹贡》,开宗明义:“禹别九州,随山濬(浚)川,任土作贡。”就是说大禹在调查了中国的九州大地的国土资源以后,分割了九州的地界,划分了土壤等级,依土地肥瘠制定贡献田赋等级的办法,所以称作《禹贡》。《禹贡》全文约1200字,由“九州”、“导山”、“导水”和“五服”4部分组成,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全部性区域志。

注:完全没有问题,希望帮助到您。请及时点击采纳。